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夺冠我们在深圳地铁

里约赛场上

中国奥运健儿奋力拼搏

摘金夺银捷报频传

“洪荒之力”震惊世界

“洪荒之力”到底从何而来

中国中铁建设者今天为你揭秘

8月10日,深圳地铁集团隆重举行轨道交通11号线开通参建单位表彰大会,对深圳地铁11号线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BT单位、非BT单位40个先进集体和70个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中国中铁共有15家参建单位获得“突出贡献奖”,15人获得“优秀管理者奖”,30人获得“优秀建设者奖”,中铁建设投资集团获得表彰大会最高奖——“特别贡献奖”。深圳地铁集团总经理肖民, 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笑竹,副总经理简炼、谢友松、*力平,总工程师陈湘生,建设总部总经理李全清、 委书记胡晖辉出席了表彰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中铁建设投资集团总经理温德智上台领奖,董事长、 委书记付漳湖及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共同与深圳地铁11号线建设各方代表余人见证了此次表彰大会。

表彰大会现场表彰大会现场

深圳地铁集团总经理肖民讲话

在表彰大会上,深圳地铁集团总经理肖民代表深圳地铁集团向地铁11号线各参建单位及全体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获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11号线建设凝聚了数万名地铁建设者五年多来的心血和智慧,各个参建单位充分发挥了打造百年地铁精品工程的“工匠精神”,科学组织,精心施工,战酷暑、抗台风、防暴雨,克服了各种困难,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解决方方面面制约因素,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圆满实现了地铁11号线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开通试运营建设目标,创造了深圳地铁建设的新高度,给市委,市 府及全体深圳市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他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其它各参建单位以此次受表彰的单位为榜样,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攻艰克难,共同推进深圳地铁三期二阶段的工程建设,圆满完成深圳市 府下达的各项建设目标。

肖民总经理在讲话中强调:目前,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迎来了提质提速发展阶段,到年深圳将形成11条地铁线路,城市轨道交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希望参建各方一定要牢牢抓住机遇,肩负起 治责任、社会责任、企业责任,积极投入到建设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事业,再接再厉,忠诚使命,为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而努力奋斗,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深圳地铁集团领导给获奖者颁奖

突出贡献奖

优秀管理者奖

优秀建设者奖

获奖代表中铁建投集团副总经理赵勇发言获奖代表中铁二院发言

获奖代表中铁一局发言

获奖代表中铁上海局发言

中铁建设投资集团副总经理赵勇代表“特别贡献奖”单位做了表态发言,表示将以此次表彰为动力和新的起点,主动适应深圳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新形势,不忘初心,开拓创新,安全、优质、高效推进深圳地铁6、10号线建设,决不辜负地铁集团和深圳人民的信任与重托,用工匠精神打造深圳地铁百年精品工程,为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中铁用工匠精神打造深圳地铁百年精品工程

深圳地铁11号线东起深圳福田枢纽,经福田、南山、宝安三个行 区,连接深圳中心区、车公庙、欢乐海岸、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后海、南山中心区、前海、机场、松岗等八大片区,西至宝安碧头,线路总长51.公里,为深圳西部滨海快线兼机场快线。   全线共设车站18座,其中地下车站14座,高架车站4座,换乘车站10座,设车辆段和停车场各1座,设主变电所3座,新建机场北主变电所1座,与其它地铁线路共享2座主变电所。车辆采用A型车,8辆编组,其中2辆为商务用车厢,最高运行速度公里/小时,是目前国内一次建成运营时速最高的城市轨道线路,从福田到碧头单程运行时间只需55分钟。

四年来的建设历程,中国中铁旗下14家参建单位,1万余名建设者戮力同心、攻坚克难,夜以继日地默默奋战在地铁11号线建设一线。在地铁三期工程中,中国中铁创造了首台盾构始发、首个区间贯通、首座车站封顶,率先实现了轨通、电通、接车、网通等主要节点,用工匠精神打造地铁百年工程,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如期完成了各项建设目标任务,向深圳市民奉献一条经典精品地铁工程。

中国中铁在深圳地铁11号线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为满足工程特殊需求,中国中铁自行研发制造直径6.98米的大盾构机,投入盾构机29台,并在深圳地区首次成功应用。全长5.5公里的车红区间,是深圳地铁三期最长盾构区间,在国内首次采用4台大盾构反向单头掘进,提前半年实现贯通;红后区间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安全穿越沙河高尔夫不良地质带及深圳湾海域。11号线8次穿越运营及同期建设轨道线路,通过加强地质补勘、盾构掘进控制等综合措施,实现了安全平稳掘进。

▲沙井站

11号线多数地下车站位于填海区,地下水丰富、地质条件差。施工过程中,广泛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前海湾站围护结构防渗漏检测、中立柱定位、可移动钢模板、盖挖逆作车站矮支架法施工等新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1号线共有4座高架车站和6段高架区间。其中,碧机区间位于滨海滩涂区及填海区,海中深水基础施工难度大,采用钢吊箱围堰等技术,按期合拢贯通。

11号线正线轨道铺设总长公里,设6个铺轨基地、23个道床作业面。为确保轨道平顺度,首次将高铁“CPⅢ”高精测量技术引入深圳地铁工程;为减少扰民,在人群密集区采用“减振道床”,极致降噪,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车公庙站

11号线接触网系统引入弹性支持结构和膨胀节头,实现更好的弓网结合;信号系统采用基于AP天线等方式的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全线路的信号移动闭塞功能,确保11号线km运营时速。

  11号线装修工程遵循“一线一景”、裸装为主”的设计理念,点、线、面、块有机组合,细节精美、整体大气。公共区墙面、立柱饰面材料首次采用模块化的阳极氧化铝板。车站装修与城市人文历史有机融合,设置文化艺术墙,展示深圳地域文化、科技文化、沿海文化、岭南文化、建设文化。突出“裸装为主”的设计理念,公共区天花采用简约的大孔隙框架组合,车公庙站墙面、天花、柱体全部裸装,南山站柱体全部裸装,使用混凝土、光、玻璃、植物等材料体现真实美感。

▲南山站

11号线率先应用BIM技术,通过构建各车站建筑结构、机电及综合管线三维模型,实现了碰撞检查、设计优化、施工模拟、现场漫游,大幅提高了实体质量和建设效率。车站设备机房、设备区走廊灯管线集中区域设置综合支吊架,提高了管线布置的美观性及空间综合利用率。

“工匠精神”是对产品锲而不舍地追求极致、完美,对质量的精益求精,11号线建设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精品地铁工程,全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严格标准化施工。全线8段暗挖区间在初支仰拱上增设锚杆,加大初支回填注浆,防水施工效果良好;盾构区间隧道管片各项检测指标优于验收标准,地下区间、车站均能做到无渗漏;高架车站和区间主体结构内实外美、棱角清晰,获得住建部检查组专家高度评价;安装工程与土建、装修实施一体化施工,设备安装规范标准,系统运行良好,管道横平竖直,吊支架完整牢固,管线排序合理美观,标识清晰;全线48台垂直电梯、台扶梯,运行安全平稳。

11号线建设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发展的要求,在施工中真正做到了“绝泥水、抑扬尘、压噪音、靓围挡、降能耗、不扰民”。

车辆、供电、通风、环控、给排水等各大系统大量采用节能设计和技术,统一能源管理,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设备选型突出节能降噪,冷水机组采用全系列一级能效产品,高效节能。矩阵式消声器,大大减低周边环境噪音污染,让11号线真正成为绿色地铁、节约环保地铁的典范。工程先后获得“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32个、“广东省房屋市 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22个、两个标段获得国家“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车公庙枢纽获得“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lx/68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