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中国X钟天使独家专访
自行车:天使的翅膀媒体报道里,钟天使的名字总是和“天才”放在一起。“我们家小宝从小就有天赋。”在钟天使母亲杨文娟的记忆中,6岁的钟天使就能把自行车骑得很溜。因为家里条件不好,钟天使小时候的玩具很少。最早留意起女儿喜欢骑车的妈妈,咬咬牙拿出元,托人买了一辆12寸的儿童自行车。没想到女儿越骑越欢,“老练得很。”
钟天使自己并不认可“天才”这个称号。小时候她比较瘦弱,父母让她去骑自行车主要还是为了练好身体,不想却被浦东新区第三少体校的自行车教练王海利选中。她说自己小时候就是运动白痴,没有任何运动基础,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教练会选中她。钟天使母女俩都曾有过打退堂鼓的想法,但教练王海利却怎么也不肯放人,反而三番四次地劝说:“这个孩子的天赋极高,千万不能浪费啊。”“小宝从小就特别懂事”,杨文娟说,从那以后,钟天使回家也再没提过退学,训练再辛苦,也不见她回家哭。
钟天使自述她从小自卑,学习成绩平平,进了自行车队也自认“天赋最差”;她觉得自己不好看,训练时脸上留了疤痕。不自信,一度成了她的阻碍。“我们这个项目需要霸气,就像争先赛出发前两个人在起跑线上,要互相对视,有震慑对方的效果,但自己那时候就缺少这一点。”后来钟天使遇到了国家队的外籍教练本·努瓦,并成了她的心理医生。教练的表情和肢体动作都洋溢着热情,很擅长鼓励运动员。在钟天使上场前,他会盯着钟天使的眼睛说:“你是最优秀的,全场观众都是为你一个人而来”。在本·努瓦眼中,钟天使真的就是一个“天才”。在本·努瓦的训练和鼓励下,钟天使开始走向冠*的领奖台,“天才”的说法也流传开来。
14年仁川亚运会,她说,那次比赛是她第一次因为输了比赛而哭,第一次对胜利有着强烈的欲望,最后也第一次拿到了团体竞速的金牌。这次的金牌,给天使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使她在自行车的世界里找到自我。她沉浸在自行车的世界里,在这,她可以放的开,有着前所未有具有确定感的自信。关于是不是天才,她依然不能确定,但她把“天赋差”的标签从自己身上撕了下来:“我可能车感比较好,有人车合一的感觉。”
四年磨一剑,16年的里约奥运,头戴花木兰脸谱头盔的她已是场地自行车赛上久经沙场的巾帼。半决赛31秒打破世界纪录,决赛实现零的突破摘得女子团体竞速赛金牌。冲过终点、作为冠*挥舞国旗、站上领奖台目睹国旗升起,自信与实力,在赛场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奥运金牌是一个运动员的最高荣誉,我得到了,证明我是成功过的。自行车给了我另一个世界,在场上的时候,由我主宰。我觉得现在我还可以。”
环中“天使”18年,环中国邀请钟天使作为环中国赛事形象代言人。
作为中国第一位自行车项目的奥运冠*,钟天使在里约收获了全世界的掌声与国人的赞誉,也成为在世界舞台上一股强劲的中国力量。引领无数中国青少年追寻自行车梦想的钟天使,期待和环中国一同努力,推广普及自行车运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自行车运动的快乐,让自行车的魅力走进每个人的心中。
天使说:“我认为环中国不管是级别规格还是参赛队伍队员的水平以及主办方的水准,都是非常高的,都是世界级别的。自行车项目还是比较小众,通过环中国对比赛的直播与转播,推广了自行车这项运动,让大家了解了这项运动的魅力,对中国自行车项目的各方面都起到一个很积极的作用。并且,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每个城市不一样的风采,也是对城市做了宣传。我了解到环中国也在向青少年推广自行车运动,进行了后备人才的发掘与培养,打造中国自行车的强国梦。最后,我希望环中国可以成为全世界瞩目的赛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