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肿瘤防治的做法,长兴再次被国家级媒体

年7月9日,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的长兴县肿瘤防治中心正式揭牌,构建起肿瘤科普宣教与筛查、疑似肿瘤发现报告、院内多学科协作救治、出院病人跟踪随访、肿瘤大数据动态梳理等五大机制,为肿瘤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

成熟的运行机制、医院的硬件条件,再加上浙大二院等名院提供的专家支持,长兴县肿瘤防治中心的建立,让长兴及周边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够接受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治疗。

近日,国家级媒体《健康报》刊登“医共体样本解析”一文,深度剖析了浙江省长兴县建设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的案例。全文如下:

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医院的专科能力,医院的主要短板之一。县域人口少,肿瘤患者相对有限,又往往分散在不同专科,难以集中资源提升诊治能力建设,怎么办?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在医共体建设督导中,发现了浙江省长兴县建设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的案例。

长兴县肿瘤防治有哪些具体做法?又为县域专科能力提升带来什么启示?团队专家对其进行了深度剖析。

做法

长兴:聚资源做强肿瘤专科

向上借力

医院

年10月起,浙医医院开展了帮扶式合作,指派甲乳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学科的肿瘤专家团医院,确保每周都有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坐诊指导及开展手术,极大地方便了长兴百姓看病就医。

医院根据当地肿瘤发病谱,确定了胃肠、甲乳、肺、医院重点发展学科,邀请浙医二院的肿瘤专家来院设立专家工作站、肿瘤学科骨干担任肿瘤科学术主任,制定肿瘤学科学术主任目标责任书和考核目标。

在专家的帮扶指导下,医院已经能熟练开展立体定向放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等多项高精尖技术。同时,建立县域肿瘤防治中心,为肿瘤患者制定规范化、个体化、持续性的综合诊疗及健康管理方案,并承担全县常见及多发肿瘤患者的早期筛查技术指导和科普宣教等工作。以浙医二院肿瘤外科、内科、放疗、病理、影像等学科资深教授为顾问的省级专家团队,为肿瘤防治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肿瘤患者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

向下发力

基层机构同质化管理

提升医共体基层机构的诊疗能力是分级诊疗工作的重要内容。医院重点将人才、技术资源下沉到8家成员单位,在2家分院分别成立康复医学科、老年医学科县乡专科联合病房。医院专家担任专科病房建设带头人,联合病房纳入医共体集团同质化管理。

医院内科医生包干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驻点下沉与家庭医生一起开展1+1联合门诊。县级医生在当地定期举行肿瘤科普宣教讲座,指导社区医生开展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等肿瘤早期筛查,并通过分级诊疗信息系统,指导社区医生承接肿瘤康复患者的针对性随访工作。目前集团8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1联合门诊已实现全覆盖。

年5月,医共体集团在下属8家分院所在辖区内,启动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全面筛查工作。目前,在下属2家分院消化道肿瘤集中筛查的基础上,共建肛肠外科特色专科,医院肛肠科医生指导下,分院医生逐步开展肛肠科一二类手术,切实提升基层机构能力。

五个机制

建肿瘤防治闭环

建立肿瘤科普宣教与筛查机制。年初,长兴县肿瘤防治中心牵头制定消化道肿瘤科普宣教与筛查实施方案,医共体集团内部进行职责分工。截至年12月底,辖区内消化道肿瘤科普宣教已全覆盖,结直肠癌筛查人,筛查率达52.44%;实施结直肠镜检查例,累计筛查出结直肠癌10例,癌前病变例,其他良性病变例,肠镜的阳性检出率达39.41%。以上患者均得到及时规范治疗、随访。

建立肿瘤发现报告与协调机制。明确集团内各岗位一旦发现新发恶性肿瘤(含疑似),必须立即电话(钉钉)报告。肿瘤防治中心配备2名肿瘤专职管理员(专管员),负责接收集团内各岗位报告的新发肿瘤信息并立即录档。接到新发肿瘤患者信息后,专管员第一时间介入,为患者开通检验检查优先通道,并协调专家会诊、安排床位和转诊浙医二院等事宜。

建立肿瘤多学科讨论会诊机制。集团组建肿瘤多学科专家团队,聘请浙医二院肿瘤专家作为团队顾问,建立多学科联合讨论会诊(MDT)机制。各学科只要向肿瘤专管员提出MDT讨论需求,专管员立即协调专家集中线上或线下讨论,综合评估患者全身重要脏器功能、手术是否耐受、肿瘤生长浸润范围,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建立肿瘤患者出院后随访机制。辖区内新发肿瘤患者一旦录档后,医院诊疗,集团专管员会定期联系,并将患者出院后信息和社区医生有效衔接,指导社区医生做好个体化健康管理。专管员还会定期将患者随访情况反馈主诊医生,以便医生及时掌握患者治疗效果。

建立肿瘤数据库录入分析机制。集团信息系统开辟出肿瘤疾病数据库,数据库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诊医生、疾病诊断、病理分期分型、诊疗方式、治疗方案、疗效评估、随访情况等。肿瘤数据库通过大量积累临床医疗和健康管理数据,为各学科科研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启示

为县域能力提升找一把“钥匙”

长兴县肿瘤防治中心医院医疗资源,体系框架上有效利用医共体平台,通过五大机制为患者建立全周期健康服务闭环管理体系。提升医学专科能力是县域卫生发展的重要课题,而肿瘤防治或许只是一个突破口。我们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lx/101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