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剑 来源:城市浮沉
我国地方 府债务 策变化跌拓起伏,一时间想要弄清楚还真不容易。本文简单粗暴归类比较一下,看看各大城市在地方 府债务上的情况究竟如何?
01什么是地方 府债务
地方 府债务简单来说分为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义如其名。
显性债务是看的见的,它也是狭义上的地方 府债务,以 府名义举债,各地 府每年预算执行报告公布的数据就是它。它分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当前已经纳入 府预算管理了。年全国地方 府债务余额是18.4万亿。
隐性债务则是神一样的存在,连地方 府都可能摸不清楚确确实实的数据。以 府担保或背书的,它包括融资平台、PPP、 府购买服务、各类名目的基金等等。具体数值天知道!
02 府为什么要发债?
还不是因为 府钱不够花。
显性债务其实不是一开始就可以发的,是-年世界金融危机后,配合4万亿刺激计划开始,允许特定地方 府发债。尤其年在清理隐性债务时,一堵一疏,在显性债务开了个口,即新《预算法》赋予地方 府有融资举债职能。
隐性债务历史要长的多。年分税制改革后,大头税收上缴中央。且旧《预算法》规定不允许以地方 府名义发债、银行贷款,而且财 不列赤字。
这可苦了地方 府,这二三十年是我国城市高速增长、大发展、大建设的年代,没钱怎么发展怎么建设?
所以拐个弯想到了成立融资平台公司,以企业名义去接受银行信贷。到目前(尤其年后)发展到PPP、 府购买服务、融资租赁、担保函等五花八门的融资渠道,债务急剧膨胀。
年后 策年年出、密集出,辛苦了财 工作人员,学习 策都够忙的了。各 策之间错综复杂、或收或放、前后态度变化之大不是一文说得清楚,中间各方的博弈也淋漓尽致。
有一条比较重磅的是:国家启动对地方 府的债务甄别工作,明确将 企债务进行分离切割。
说白了就是以后发债只能是 府,且 府不可以为隐性债务背书了。以前背过书的需要进行划清,有连带偿还责任的逐步进行置换债券,纳入预算管理。
反正就是严控隐性债务。近来各种PPP项目、特色小镇、发展基金都要死不活的,包括财 部上个月还发文进行PPP项目梳理核查,大背景也是这样的。
03可知的显现债务
好了,说得有点多,转入正题。
既然地方 府可以发债了,那么它们的债务是多少呢?城市承不承受得起啊?
地方 府债务余额不是某一年一下子发了那么多债券,而是每年的累积额。每年有新增债券,也要对旧债券余额还本付息。
这里我们采用一个统计方法,就是用年地方 府债务余额/财 预算收入,得到债务率。这里的财 预算收入我们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 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相加。
为什么呢?因为根据财 部文件,地方 府债券的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分别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 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管理。债务还本付息都要相对应。
当然上述财 预算收入可能加上转移支付收入更准确。
来自各城市年预算执行报告统计,带*为预计数。
按照国际标准,地方 府债务率通行风险警戒线为80%-%。这样看来,大多数城市年债务率不高。只有天津、兰州、长春、沈阳、昆明、西宁、呼和浩特、西安、大连、贵阳、哈尔滨超出国际警戒线。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债务率都挺高。
四大一线城市中,债务率最低的是深圳,仅仅3.2%,深圳 府真的富的流油,不用借钱的吗?上海和北京差不多,而广州债务率略高,达到79.2%。
而被人看好新一线的杭州债务率47.8%,也算是超级健康的财 水平,不过多亿的买地收入算做了分母可能有点不可持续。
重庆、长沙等几个发展势头挺猛的城市债务率超过%。
看起来,中国的城市大多还算是财 水平健康。不是说现在地方 府负债都挺高的吗?不急,且听慢慢道来。
这个仅是可见的显性债务。显性债务(地方 府债务)纳入预算严格管理。每年度上级财 部门会下达地方 府债务限额,即不允许地方 府债务余额超过这些限额。看,国家进行总体负债限额控制。
在我们看来,地方 府债务作为预算管理内的另一个“钱袋子”,现在成了财 收入的第五大账本。因为地方 府债务使用途径更加灵活,举债既可以用来建设、也可以发展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甚至拿来借新债还旧债,只要 府信用不崩塌,这条路可以一直循环下去。
这么多好处,地方 府都巴不得多发新债,但限于国家限额管制而已。不过大多数城市也用到尽,平均使用率达80%-90%以上。
比如年财 部下达广州地方 府债务限额是亿,而实际广州地方 府债务余额为亿,使用率达到86%。杭州使用率更是高达99%。
04供参考的隐性债务
虽然国家近年极力严管新增隐性债务。但是城市要发展、基础设施要建设、城市环境要治理,农村要扶贫,公务员要发工资,样样都是钱啊。
而显性债务纳入了预算管理,发多少债需要看上头脸色。那么只能暗中通过各种名目发隐性债务了,加上历史上存量隐性债务,这一数据比显性债务多得多。
以下表格来自wind和博瞻智库预估的各地城投债券余额。由于没有验证过数据的真实性,所以仅供大家参考一下。
G列数据来自wind和博瞻智库,截止年3月,仅供参考
首先是只有城投债券余额,其它隐性债务没有算进来。这样统计的债务率,表格已经有超过一大半城市越过警戒线。
超过预警线的城市大多数是东北、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区以及广州、南京、天津等几个东部大城市。不难发现,大多中西部地区自身财 加上转移支付还不够花,举债成了另一种方式。
而城市债务比率较低的以东部沿海城市为主,深圳、上海、杭州、苏州、厦门、济南、福州等城市财 则相对非常健康。
细心的人可能发现,上面两个表格中,深圳无论是显性债务还是加上城投债务的负债率都低得有点离谱了!甩其他城市好几条街。
我们知道发地方债也好城投债也好,根本背景原因是缓解财 吃紧的局面。这样看来,深圳可谓是中国财 最健康的城市,没有之一。深圳真的优秀。
05深圳为什么这么优秀?
至于深圳债务率为什么这么低,几乎不用举债就能把城市发展的这么好,稳居一线。我们猜测除了限额管制外,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他请各位行家补充。
第一是深圳财 收入本来就很高。得益于优越的产业结构,深圳年的一般公共财 预算总收入就达亿,同期广州只有亿,杭州亿。加上计划单列市不用上缴省,所以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居第三,是第四名的1.6倍,是广州的2倍多。这种情况下分母大了肯定结果数值就低了。
第二是城市规模小、且城市开发和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不用再大规模烧钱。深圳土地面积少,土地利用强度接近50%,不能再像北上广杭那样不断地搞增量开发。土地出让已经非常少了,出让金也位居大城市末位。而且深圳城市建设已经非常不错,除了轨道交通,几乎不用再大规模搞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而这些投入是城市发展最烧钱的,深圳基建支出已经饱和了,不需要大规模举债。
第三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看,深圳已经从投资驱动变为创新驱动阶段。像华为、中兴、大疆等创新科技企业都是美国的眼中钉,足见深圳实力之强。
创新驱动不像投资驱动需要 府花大钱拉动投资。它更多在于市场自身行为,很多投入是企业完成的而不是 府,包括科技研发的投入(华为一年研发投入可以秒杀大多数三四五线城市财 收入)。 府只需要在 策和服务上做好保障即可。
不过话说回来。深圳财 这么优秀,在科教文卫、人才引进、住房保障、产业扶持等领域大手笔花钱,各项设施和服务也不断超越。日子过得滋滋润润。
而广州财 本来也不差,但是上缴省级帮扶粤东西北后显然压力有点大。 府也不得不举债发展,债务率徘徊在高位。
所以,这样,真的好吗?!!
其余的再说一句,所有城市都一样,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举债后每年也要从财 收入割一块去还本付息的。所以,合理合度利用债务,把控好风险,别让债务成了城市发展的负担。
推荐观看:
ID:YGA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 区形成的城市群,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