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七月
年8月8日,傅园慧一句“*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一夜成名,爆红互联网;时钟拨回两年前,宁泽涛刚刚在第十七届亚运会中崭露头角,凭着脸蛋和肌肉斩获了大众男神的封号,身家过亿;但同一年,前体操运动员张尚武却被网友拍到在北京地铁通道内现身卖艺,此时距他盗窃被捕入狱刑满释放刚好3年;再往前8年,年6月,南方周末一篇《举重冠 之死》的特稿将年北京亚运会冠 ,被誉为“亚洲第一力士”才力贫病致死的悲剧展示在世人面前,引发舆论哗然。
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同步带来的是每年有至少名以上的运动员退役,而“退役即失业”已成为大部分成绩、名气稍逊的运动员所面临的难题。有感于斯,吊环王子、体操世界奥运冠 陈一冰退役后放弃了处级干部的官职,选择了创办帮助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型动体育”。
大健康产业方兴未艾,阿里、万达等商业巨头纷纷入场布局,国务院颁布出台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8万亿元以上。这也与当下中产阶级中流行开来的长跑、健身热潮不谋而合。“型动体育”意图屹立潮头,将拥有数十年专业体育健身知识、自我健康管理经验的退役运动员进行培训,帮助其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实现社会化再就业的想法,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吃的不只是情怀的饭。
明星跨界创业早已成为时下流行,但也并不是每一个明星创业者都能一帆风顺。得益于奥运赛场及训练场上的残酷竞技,陈一冰对创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都能淡然面对,但他也知道,创业不能像竞技场一样追求完美。尽管如此,陈一冰还是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享受着当下,在实践着互联网创业新想法的同时,他还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体育老师、进行全国百所高校巡讲、出书,同时也不忘在微博上幸福地晒出妻子和女儿的日常。因此,我们与这位奥运冠 聊了聊,聊他二十年训练生涯的收获与成就,聊运动明星情怀满满的大健康产业跨界创业,以及背靠这两个汹涌热潮的果敢行动的“新享法”。
竞技体育在没有看到结果之前,谁都无法说清楚谁是冠
凤凰青年:06年你拿到第一个世界冠 的时候22岁,但在此之前经历了长达数年的沉寂期,这么长的时间是怎么熬过来的?
陈一冰:我22岁才拿到世界锦标赛的金牌,这对于体操运动员来已经是比较老的年纪了,因为竞技运动从来都不会尊老爱幼。我那个时候过得比较艰难,大目标是能成为世界体操吊环冠 的梦想,但起点离得很远。尤其是我刚进国家队的时候没什么成绩,甚至都不是正选,那时候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进国家队以来最刻苦的运动员。所以我每天比别人早进馆一个小时,晚出馆一个小时,任何一个训练机会和比赛机会都不放过,就一步一步的继全国的第八名第七名第六名到亚洲冠 最后到了世界冠 。
凤凰青年:你觉得成为世界冠 需要天赋吗?
陈一冰:一定是需要天赋的,尤其是在项目上。竞技体育在没有看到结果之前,谁都无法说清楚到底谁能成为世界冠 。所以在天赋没有被突显出来的时候,只有努力能够积累成功。
凤凰青年:是一种怎样的信念支撑你走了这么久?
陈一冰:就是想让更多人认识我。国家队有一个世界冠 榜,中国第一个体操奥运冠 马艳红排第一位,然后是李宁这些前辈。那个时候觉得这是一个梦想,不知道有一天自己的照片能不能挂在上面。我进国家队的时候没有人认识我,甚至都没有一个自我介绍的机会,别人就说那是新来的。所以我那时候就对自己说,我希望能够通过努力,让所有的队友,所有教练都认可我。
凤凰青年:那20多年专业运动员生涯,对于你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陈一冰:体育精神,以及一种不怕竞争的状态,就是永远都觉得还有对手,要追求更完美。我从5岁开始练,上去就摔下来,摔下来就再爬上去。看似是很简单的重复,但是这样的一种习惯让我知道了人要从跌倒爬起来,再去面对之前摔倒的那个困难。
凤凰青年:那这跟你退役后,明明可以去做官,但选择了互联网创业有关系吗?
陈一冰:可能大家都觉得做官很轻松,或者说铁饭碗,但我觉得做官也很不容易。因为如果你是有理想抱负的人,那你在任何职位上都会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我放弃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它太清闲,而是因为让我负责管理竞技体操这一部分的工作可能不宜实现我对于体育的抱负。退役之后,我觉得体操人应该有新的体操训练方式和训练模式,甚至整个体操生态链的焕发,不应该再只有竞技体育大发异彩,我想做的事远比这个要大的多。在我去过美国调研以后,包括欧美日本这些整个的国家的体育发展,我更看好未来中国在大众体育和校园体育的市场,所以选择了辞职去创业,去寻找我认为的这个更有空间的事情。
凤凰青年:于是就有了“型动体育”。
陈一冰:对。
中国未来的校园体育不应该只有广播体操
青年频道:那你从有了这个新想法到把想法落地的过程是怎样的?
陈一冰:刚开始型动体育是出于我想做一个运动员做转型平台。由于中国以前的举国体制,体教不结合,使很多退役运动员出现与社会脱节的情况。转型成功的运动员很少,成绩好的成为管理者,成绩一般的可能留在专业队或者国家队当教练,还有一些练不出来的只能是自由择业,所以你看到运动员退役后生活艰难的新闻层出不穷。但其实每一个运动员都有了十几年或者二十几年的专业训练,他们比现在社会上的教练更适合从事体育工作。所以当时想做这样的一个平台。
青年频道:具体是怎样帮助到退役运动员的呢?
陈一冰:比如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中国的体操市场现在还没有被大众化,所以他职业就业的概率很小,只有专业队需要我们这样的人才。但一般的体操运动员都是很小就开始训练,他们比任何人都知道怎样去做运动。举重运动员会更懂得怎样去练他的腿、背肌,及整个肌肉的训练方式。通过半年的健身知识培训,他们都可以很顺利的输送到各个俱乐部去做高级教练,退伍 人也是。
第二,给他们找就业出口。可以看到这两年中国的体育的市场前景非常好,有更多的马拉松赛事和健身房出现。所以有更多的需求,跑步的人多了他自然需要康复教练、跑步教练、体能教练。包括未来我觉得各个小学、中学、大学会需要更多专业的体育老师和体育课程。在我看来,中国未来的校园体育不应该只有广播体操,他应该有更多的专业足球,篮球,排球、棒球等等这些很有特色的校园体育。
青年频道:但现在健身行业并不十分规范,型动花费很多时间和成本培养出来的优秀教练,在市场上能否有实际竞争力呢?
陈一冰:第一,时间会检验教练的水平,从而得到的反馈就是我们教练的课会卖的非常好,确实是安全有效的。第二从大范围来看,我们在做国家志愿资格这样的行业培训。现在普通的健身可能门槛很低,像我有24年的体操经验,我都不敢说每一个人我都能够教的很好,但现在很多健身房教练好像无所不能,因为我长得帅,身材练的好,我练完以后就可以教你,你也不知道我的证是哪来的,这个其实很可怕。所以我们现在就在大力推行国家认证标准,教练必须学习运动生理与运动解剖,以及肌肉结构这种原理知识,包括实操和教学都要有考试。我不敢说他去健身房一定是最好的教练,但最少出去以后理论知识和实操是不会出现问题的。
青年频道:那你作为体育明星跨界创业,这个身份都有什么优劣吗?
陈一冰:其实既是优势也是弱势吧,优势在于你是奥运冠 来创业,可能你会见到很多相对来讲平台比较高的人,合作伙伴也都是总裁、副总裁这样的,他们给你的利好也会比一般创业者会更多一些。弱势呢,你是奥运冠 ,但不代表你是成功的创业者。很多人会质疑你的商业逻辑,甚至管理能力,更多人也都是在观察你,也不太觉得你会成功。
所以在我看来就是两个点,第一点就是去跟这些商业大佬还有前辈学习。第二就是找团队,用团队来弥补自己的弱势。在创业里一定要非常清晰自己是哪里不足,觉得自己哪里都行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第三就是放平心态,创业是一个很磨练心智的,完全从零开始的过程。我也要一遍一遍地改商业计划书,见很多投资商,也判断失误过,也裁过员。其实所有这些都跟正常的创业者没什么区别,也焦虑,这种时候就要放平心态。
青年频道:创业过程跟运动员相比是一样的吗?
陈一冰:不太一样。
青年频道:不同的地方有哪些?
陈一冰:不同的地方就是,运动员是比较专一的,你自己跟自己较劲,去追求完美。当然瓶颈也在那儿,你要要求自律,完全排除所有东西,去完成这一件事。创业有追求完美的心态,但是你不能用完全完美的状态来创业。
青年频道:为什么?
陈一冰:我当然希望有十个二十个陈一冰一块工作,但这不太可能。人和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你要有一个包容的心,要抛弃自己,知道自己哪里是弱的,然后你要去接纳强的人,去信任他。就像有点像我们团体比赛的那种状态,每一个都要比我强,然后这个团队才有战斗力。
创业要有追求完美的心态,但不能用完美的状态来创业
青年频道:平时出差多吗?
陈一冰:多,因为也在做全国的培训和合作,所以就来回飞,哪都有。
青年频道:现在有家庭了,怎么平衡家庭生活跟工作呢?
陈一冰:我尽量不在周末安排出差,多陪陪孩子和太太。其实我从5岁到29岁这24年,几乎就没怎么在家里陪过爸妈。本身想退役之后好好陪陪爸妈,结果结婚了,有了自己家庭了。当我选择创业的时候,其实是种抉择,是太太和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让我能够全身心投入。
青年频道:那自己真正当了爸爸以后,跟原来设想的有什么变化?
陈一冰:更有一种上有老下有小的感觉,就是真正的顶梁柱。觉得爸妈身体有点不好了,你要去照顾他们,去想一下他们的未来,小孩太太和家庭你要怎么样去做的更好,就责任感会越来越重一些。
青年频道:现在你创业做了很多事情,家庭也很美满,你享受现在这种生活状态吗?
陈一冰:非常享受。我觉得人最幸福的是追求目标的过程。就是你总觉得目标离你很近,但又总是就差一点,那个追求的过程其实既痛苦又有收获。而且最好玩的是我还蛮跨界的,从专业运动员变经商,创业毕竟还是有商业的本质。在钱也不多,人也不多的情况下你要去完成关于未来的一种很大的构想,仔细想想会是很有成就感的。
青年频道:现在退役了,对竞技体育还有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