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奖励莫要功利化中国经济网

白癜风 http://m.39.net/pf/a_9052592.html

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以38枚金牌、88枚奖牌位居世界第二。在中国运动员驰骋赛场、摘金夺银的同时,许多企业宣布要给夺金的运动员送房、送车、送重金。

对于企业和社会给运动员房、车、金钱奖励等现象,我们应该客观理性看待,不要过于吹捧和热议,更不能把奥运金牌与金钱收益画上等号。

对奥运冠*的绝大部分馈赠,相关企业虽有蹭热度打广告之嫌,但本意是好的,是为了奖励运动员刻苦拼搏、鼓励他们为国争光,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之举。

不过,这样的馈赠也应适度,否则就可能出现负面影响。

一是不能让奥运冠*成为个别无良企业蹭热度的“羔羊”。有的企业口惠而实不至,甚至给奥运冠*留下陷阱。比如某省一家房地产公司曾出现奇葩操作:年雅典奥运会时,该公司承诺向本地籍贯的奥运冠*赠送房产,后来却将“冠*房”的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且多次向银行抵押贷款,以至于闹到法院。

二是不能让金钱的“味道”盖过奥运健儿们拼搏奋斗精神的本色。奥运冠*所获奖励的多寡,往往跟其所来自省份的富裕程度密切相关。来自富裕地区的运动员,当地财力充足的企业多,对给家乡争光的运动员不吝大奖,甚至竞相攀比。这样的“斗富”会让奥运金牌沾上“铜臭味”,将大众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jl/11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