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站在赛道上,运动员们的内心往往是孤独的。
人们只看见他们所向披靡,身披五星红旗的高光时刻,却看不见背后日复一日的艰辛岁月。
不论外界如何变幻,他们一直相信自己到达的地方更远一点,那是身体的跨越,亦是内心的翻腾。
这三位运动员的高光时刻,也是时代的情绪,他们勾勒出真实的故事。
年7月23日,注定成为今年令人瞩目的日子,推迟了一年的东京奥运会,即将在这天拉开序幕。过往的这年,漫长而艰辛。经历了残酷的疫情后,运动员们迫不及待想要在自己的战场,大汗淋漓一场,寻得释放与慰藉。每当在这个时刻,运动员们总是会被问及:你相信自己能夺冠吗?他们的回答总是肯定的,这是相信的力量,相信是藏在心底的意志,是生命的燃烧。关于相信的故事,其中有温暖的片段,也有坚持到底的勇气。“百米赛跑,破10为王,我相信可以再快0.01秒。”在世界田径短跑的赛道上,几乎没有出现过*种人的一席之地,然而有一人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他是苏炳添。苏炳添作为一位短跑运动员,人送“亚洲飞人”称号。回到故事最初的起点,那是年8月29日,在北京世锦赛男子4x米接力决赛时,苏炳添和莫有雪、谢震业、张培萌代表中国队以37秒92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奔跑与人生,在跑道中诠释新的力量。在这之前,他就在世界田联钻石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男子米第三名,打破了10秒00的全国纪录。在正常风速下,苏炳添成为真正意义上第一位进入9秒关口的亚洲本土选手。中国队创造历史的这一天,也是苏炳添的生日。那天,全场观众为他唱起了生日快乐歌。站在赛道上的男孩,眼眶逐渐湿润,那是属于他的高光时刻。0.01秒,一眨眼就过去了,但对于苏炳添而言,每一个0.01秒都是一个极限。要跑成千上万遍,才能再快那么一点点。年6月23日凌晨,在马德里站的世界田联世界挑战赛中,他以9秒91的成绩获得男子米的冠*。6月30日,在巴黎站的世界田联钻石联赛中,苏炳添再次跑出9秒91的成绩。一时间,各国媒体纷纷报道这位来自中国的小个子“飞人”,两次9秒91的的成绩,让他看见自己更多的可能性。那是苏炳添爆发的一年,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每次在赛道上跑步的他,不是苏炳添,自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中国这么多的田径短跑前辈们,都是为了这个梦想在世界的跑道上能有一席之地,我是带着所有前辈们的梦想,在奔跑。”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一年后,苏炳添因伤病跌入人生谷底,接连退出亚锦赛、全国田径锦标赛等重要比赛,腰伤给他泼了一盆凉水。在养伤期间,他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妻儿,享受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快乐,却也时常感到焦虑。因不断的伤病与漫长的隐退,外界一度认为苏炳添处于濒临退役的状态,这位亚洲百米第一人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完成更好的成绩。当时的苏炳添同时面对着而立之年的焦虑,身体好转复出比赛时,他面对的对手已大多是97、98年甚至是千禧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内心不禁感慨:我确实是老了。“我的速度会不会没有了,毕竟太久没有参加过比赛了。”复出后,他心里没有太多的底,只是抱着一个刚出道运动员的心态,那个没有受伤的苏炳添回来了。飞人首先是凡人,亦有凡人的担忧。所有人都在